新闻资讯
桂花文库
桂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国
- 发布时间:2018-12-05 21:58:39
苏南
苏南比例
苏中
本书中的商品有机肥。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桔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S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525—2002)及法规的一类肥料。不等同于农家肥。
续表
地区平均化肥使用量(斤/亩)
花苗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学肥料加总苏中比例
苏北
苏北比例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杏问卷整珂。
江苏省葡萄产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出现了一批葡萄种植大户或企业,但是大多还以拥有5-10亩土地的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分散?各项管理还缺乏规范=江苏省水果质量安全建设虽然近几年在快速推进。但水果生产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农药残留控制压力不小。葡萄种植田间操作,包括建园、防病用药、芽梢和花果管理等方面不能按技术规范操作。同时没有建立葡萄生产的追溯制度。如农资进库、农药施用、用工等台账的建立,优质标准化生产尚未普及。葡萄的贮藏加工水平落后,没有气调贮藏库,果品加工能力低,且以原料处理粗加工为主样本中有36.16%的葡萄种植户选择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中50.63%的农户选择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25%的农户选择参加专业技术协会,仅有8.13%的农户选择参加了企业和基地。可见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是目前葡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主要模式。葡萄种植户购买农药和化肥的主要渠道以当地经销商为主,农户对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以及外地经销商也比较信任。露天栽培、简易拱棚和塑料大棚栽培是目前江苏葡萄种植的主要方式,其中露天栽培的比重最大,不采用设施栽培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从地区分布来看。苏南地区农药施用次数最少,其次是苏北地区,苏中最多。样本户的施药间隔期平均为24.6天。样本区域差异明显,苏南的平均间隔期最长,苏北地区平均只有14.07天。
花苗第五章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实证分析近年来江苏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江苏水果主产地目前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为目标。加快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培育和创建自有品牌。突破水果贮藏加工环节存在的困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加强水果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建设。
本章运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种植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情况和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以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农户参加的比例并不是非常高。本章研究试图为政府制定扶持水果产业龙头企业。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城市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关注、认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对安全食品有着更高的支付意愿。愿意为食品安全支付额外的费用(周应恒,2008)。而且消费者在实际购买行为上也产生改变,开始购买更加安全的食品,包括有机食品。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而且会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传导的方式影响到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这样的信息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反馈到农户手中,无疑会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生产技术产生影响。
花苗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何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无非是因为市场失灵和政府管理失灵。而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涉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其中信息不对称则是本质原因。因此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使农户加入了某个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一定完全按照所加人组织的标准去执行。农户在利益驱使下会使用劣质化肥和高毒髙残留农药(胡定寰等,2006)。本章试图研究在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情况下,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会改变,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进一步分析,农户加人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活动主体的内部特征是否会产生差异,是否会对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农户行为是复杂的,受农户个人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共同影响。本书在对Prabodh观点肯定的基础上,采用其分析框架。结合实际情况。把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纳入到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分析框架中。基于以上分析,本章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说:
桂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导人影响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农业生产的组织模式和收益分配形式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农户通过参加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葡萄种植户如果加入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会对农户拥有的资源禀赋,能否获取有效的种植技术与市场信息产生影响,农户的生产、销售风险降低,使农户更愿意提供一定品质保障的葡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会制订一些规范和章程。以规范或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另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也会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农户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生产技术。进而影响其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影响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不同模式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质量信号传递的方式不同。葡萄种植户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之间的协作紧密度越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监督的交易成本越低,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完整度越高,农户的信息成本越低,越倾向使用安全的生产手段。
花苗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数据来源
官方统计资料关于葡萄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目前还无法获取,因此很难从宏观层面对全国水果发展模式的现状以及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下水果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只能通过实地的调研来反映整体情况。
近年来江苏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的进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作为时鲜水果的典型。江苏葡萄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本书所用数据来自2010年8—9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对江苏省4个大规模葡萄种植基地的实地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的对象主要为葡萄种植户。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根据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种植历史、规模及技术水平。本书选取了连云港市东海县胜泉村、土山村、黄川村、闫庄村。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白鹭村、洲泰村、永定村,镇江句容市的丁庄村、行香村、倪塘村,无锡江阴市利城村、璜土村,共4个县(市)12个村,样本覆盖了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本次调研按照分层等比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5()份。最后回收428份。剔除一些空缺太多的无效问卷,最终的有效问卷为401份。样本有效率为89.33%。其中苏北174份,苏中116份。苏南111份。问卷内容包括葡萄种植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参与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的内部特征等。四个大规模葡萄种植基地的基本情况如下:
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石梁河镇有4万人口,4.43万亩耕地。目前葡萄种植规模已达到1.5万亩。有“江苏葡萄第一镇”之称。东海县石梁河镇具有2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带动农户1100多户。有东海县葡萄协会、东海县石梁河葡萄生产合作社、东海县永兴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东海县石梁河镇美人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东海县曲阳利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连云港巨峰果品有限公司还注册了“石梁河牌”系列果品商标。从事葡萄销售的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1200余人。
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江心洲位于南京市西部,全岛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2万,2010年江心洲仍有100多个葡萄品种。种植面积近4500亩。葡萄年产量约60()万千克。全部采用绿色无公害方法种植葡萄。
花苗江阴市璜土镇。璜土葡萄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于21世纪初。目前璜土万亩农业生态园已成规模,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截至2010年。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2000亩。种植户1400户。年产葡萄2000万千克,可创产值1.5亿元。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为现在的以藤稔为主,巨峰、红富士、美人指、醉金香、夏黑等20余个品种配套的多元化品种配置格局。利城村是璜土镇出名的“葡①按照一般的地理区域划分。南京和镇江属亍苏南地区。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对调研的地区进行划分,因此将连云港市归为苏北地区。南京和镇江归为苏中地区,无锡归为苏南地区。
花苗萄村”,全村1081户农民中种葡萄的村户超过一半。
镇江句容市。句容目前已建成茅山镇和白兔镇两大核心葡萄产区,葡萄品种达20多个,拥有3万余吨的年产量和近4亿元的年销售额,是目前江苏省内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句容市成立了7家销售企业,60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张小虎葡萄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2万农户从事葡萄生产。同时种植户积极引进、消化先进的葡萄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推广设施避雨栽培等生产模式,严把葡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质量关,从而确保了句容葡萄在果型、着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规定的鲜食葡萄食用标准。句容也因此先后被国家标准委命名为“全国早川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美人指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并有7个葡萄产品相继在江苏“神园杯”优质水果评比大赛中摘得金奖。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八585—2001(下文简称《标准》)中,关于葡萄质量安全的卫生指标主要涉及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指标,为此,本书中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包括农户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葡萄种植户施用各种农药的次数及施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将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是基于如下考虑:一般而言,在食品生产中农药使用是关系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张云华等,2004)。施用农药的次数越多、浓度越高,残留在植物中的农药含量越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越大(孙庆珍,2006)。上述《标准》中对农药的浓度、每年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都有严格的要求。并要求农户对使用次数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因此,本书从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角度判断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安全。
桂花解释变量。根据调研和研究假说,本书将从5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桂花苗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情况(是否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所参加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农户的个人特征(葡萄种植者的年龄、性别)、家庭特征(劳动人口的最高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家庭葡萄种植面积、种植葡萄收人占家庭总收人比重),生产环境(新品种信息来源、质量安全培训、政府指导)、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地区虚拟变量)。变量的具体含义见表5-1。
表5-1变量的含义
花苗变量名变量含义及赋值
被解释变撤施药次数(次)一个生长周期内葡萄种植户施用各种农药的次数安全间隔期(天)葡萄种植户最后一次喷洒农药到采摘的吋问间隔户主性别性别。女=0,男
个人特征户主年龄(岁)年龄,1=小于30岁,2=40岁,3=50岁,岁,5=大于60岁
教育程度劳动人口的最髙文化程度,]=没有接受过教育。2=小学,初中,4=髙中/中专,5=大专/本科。6=研究生家庭特征是否有村干部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没有=0,有葡萄种植规模(亩)葡萄种植面积
葡萄收入比重(%)种植葡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新品种信息来源,1=报纸杂志。2=亲友邻居,3=电视广新品种信息来源播,4=农技推广站,5=企业/基地指导。6=合作社或专业生产环境技术协会,7=其他
质量安全培训是否参加过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没有=0,有政府指导政府对葡萄种植户生产是否有指导。没有=0.有农业生产是否参加农业生产是否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没有=0.有经营组织经营组织
参与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参加基地为参照对象,虛拟变量包括合作社、专业技术模式协会、企业
花苗区域经地区虚拟变量苏南地
济特征苏中地区
模型构建
本文转载自
桂花苗www.jsgh8888.com
苏南比例
苏中
本书中的商品有机肥。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桔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S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525—2002)及法规的一类肥料。不等同于农家肥。
续表
地区平均化肥使用量(斤/亩)
花苗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学肥料加总苏中比例
苏北
苏北比例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杏问卷整珂。
江苏省葡萄产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出现了一批葡萄种植大户或企业,但是大多还以拥有5-10亩土地的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分散?各项管理还缺乏规范=江苏省水果质量安全建设虽然近几年在快速推进。但水果生产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农药残留控制压力不小。葡萄种植田间操作,包括建园、防病用药、芽梢和花果管理等方面不能按技术规范操作。同时没有建立葡萄生产的追溯制度。如农资进库、农药施用、用工等台账的建立,优质标准化生产尚未普及。葡萄的贮藏加工水平落后,没有气调贮藏库,果品加工能力低,且以原料处理粗加工为主样本中有36.16%的葡萄种植户选择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中50.63%的农户选择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25%的农户选择参加专业技术协会,仅有8.13%的农户选择参加了企业和基地。可见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是目前葡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主要模式。葡萄种植户购买农药和化肥的主要渠道以当地经销商为主,农户对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以及外地经销商也比较信任。露天栽培、简易拱棚和塑料大棚栽培是目前江苏葡萄种植的主要方式,其中露天栽培的比重最大,不采用设施栽培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从地区分布来看。苏南地区农药施用次数最少,其次是苏北地区,苏中最多。样本户的施药间隔期平均为24.6天。样本区域差异明显,苏南的平均间隔期最长,苏北地区平均只有14.07天。
花苗第五章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实证分析近年来江苏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江苏水果主产地目前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为目标。加快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培育和创建自有品牌。突破水果贮藏加工环节存在的困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加强水果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建设。
本章运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种植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情况和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以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农户参加的比例并不是非常高。本章研究试图为政府制定扶持水果产业龙头企业。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城市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关注、认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对安全食品有着更高的支付意愿。愿意为食品安全支付额外的费用(周应恒,2008)。而且消费者在实际购买行为上也产生改变,开始购买更加安全的食品,包括有机食品。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而且会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传导的方式影响到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这样的信息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反馈到农户手中,无疑会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生产技术产生影响。
花苗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何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无非是因为市场失灵和政府管理失灵。而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涉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其中信息不对称则是本质原因。因此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使农户加入了某个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一定完全按照所加人组织的标准去执行。农户在利益驱使下会使用劣质化肥和高毒髙残留农药(胡定寰等,2006)。本章试图研究在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情况下,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会改变,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进一步分析,农户加人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活动主体的内部特征是否会产生差异,是否会对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农户行为是复杂的,受农户个人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共同影响。本书在对Prabodh观点肯定的基础上,采用其分析框架。结合实际情况。把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纳入到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分析框架中。基于以上分析,本章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说:
桂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导人影响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农业生产的组织模式和收益分配形式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农户通过参加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葡萄种植户如果加入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会对农户拥有的资源禀赋,能否获取有效的种植技术与市场信息产生影响,农户的生产、销售风险降低,使农户更愿意提供一定品质保障的葡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会制订一些规范和章程。以规范或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另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也会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农户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生产技术。进而影响其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影响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不同模式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质量信号传递的方式不同。葡萄种植户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之间的协作紧密度越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监督的交易成本越低,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完整度越高,农户的信息成本越低,越倾向使用安全的生产手段。
花苗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数据来源
官方统计资料关于葡萄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目前还无法获取,因此很难从宏观层面对全国水果发展模式的现状以及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下水果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只能通过实地的调研来反映整体情况。
近年来江苏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的进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作为时鲜水果的典型。江苏葡萄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本书所用数据来自2010年8—9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对江苏省4个大规模葡萄种植基地的实地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的对象主要为葡萄种植户。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根据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种植历史、规模及技术水平。本书选取了连云港市东海县胜泉村、土山村、黄川村、闫庄村。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白鹭村、洲泰村、永定村,镇江句容市的丁庄村、行香村、倪塘村,无锡江阴市利城村、璜土村,共4个县(市)12个村,样本覆盖了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本次调研按照分层等比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5()份。最后回收428份。剔除一些空缺太多的无效问卷,最终的有效问卷为401份。样本有效率为89.33%。其中苏北174份,苏中116份。苏南111份。问卷内容包括葡萄种植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参与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的内部特征等。四个大规模葡萄种植基地的基本情况如下:
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石梁河镇有4万人口,4.43万亩耕地。目前葡萄种植规模已达到1.5万亩。有“江苏葡萄第一镇”之称。东海县石梁河镇具有2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带动农户1100多户。有东海县葡萄协会、东海县石梁河葡萄生产合作社、东海县永兴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东海县石梁河镇美人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东海县曲阳利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连云港巨峰果品有限公司还注册了“石梁河牌”系列果品商标。从事葡萄销售的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1200余人。
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江心洲位于南京市西部,全岛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2万,2010年江心洲仍有100多个葡萄品种。种植面积近4500亩。葡萄年产量约60()万千克。全部采用绿色无公害方法种植葡萄。
花苗江阴市璜土镇。璜土葡萄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于21世纪初。目前璜土万亩农业生态园已成规模,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截至2010年。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2000亩。种植户1400户。年产葡萄2000万千克,可创产值1.5亿元。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为现在的以藤稔为主,巨峰、红富士、美人指、醉金香、夏黑等20余个品种配套的多元化品种配置格局。利城村是璜土镇出名的“葡①按照一般的地理区域划分。南京和镇江属亍苏南地区。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对调研的地区进行划分,因此将连云港市归为苏北地区。南京和镇江归为苏中地区,无锡归为苏南地区。
花苗萄村”,全村1081户农民中种葡萄的村户超过一半。
镇江句容市。句容目前已建成茅山镇和白兔镇两大核心葡萄产区,葡萄品种达20多个,拥有3万余吨的年产量和近4亿元的年销售额,是目前江苏省内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句容市成立了7家销售企业,60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张小虎葡萄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2万农户从事葡萄生产。同时种植户积极引进、消化先进的葡萄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推广设施避雨栽培等生产模式,严把葡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质量关,从而确保了句容葡萄在果型、着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规定的鲜食葡萄食用标准。句容也因此先后被国家标准委命名为“全国早川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美人指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并有7个葡萄产品相继在江苏“神园杯”优质水果评比大赛中摘得金奖。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葡萄种植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八585—2001(下文简称《标准》)中,关于葡萄质量安全的卫生指标主要涉及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指标,为此,本书中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包括农户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葡萄种植户施用各种农药的次数及施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将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是基于如下考虑:一般而言,在食品生产中农药使用是关系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张云华等,2004)。施用农药的次数越多、浓度越高,残留在植物中的农药含量越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越大(孙庆珍,2006)。上述《标准》中对农药的浓度、每年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都有严格的要求。并要求农户对使用次数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因此,本书从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角度判断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安全。
桂花解释变量。根据调研和研究假说,本书将从5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桂花苗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情况(是否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所参加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农户的个人特征(葡萄种植者的年龄、性别)、家庭特征(劳动人口的最高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家庭葡萄种植面积、种植葡萄收人占家庭总收人比重),生产环境(新品种信息来源、质量安全培训、政府指导)、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地区虚拟变量)。变量的具体含义见表5-1。
表5-1变量的含义
花苗变量名变量含义及赋值
被解释变撤施药次数(次)一个生长周期内葡萄种植户施用各种农药的次数安全间隔期(天)葡萄种植户最后一次喷洒农药到采摘的吋问间隔户主性别性别。女=0,男
个人特征户主年龄(岁)年龄,1=小于30岁,2=40岁,3=50岁,岁,5=大于60岁
教育程度劳动人口的最髙文化程度,]=没有接受过教育。2=小学,初中,4=髙中/中专,5=大专/本科。6=研究生家庭特征是否有村干部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没有=0,有葡萄种植规模(亩)葡萄种植面积
葡萄收入比重(%)种植葡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新品种信息来源,1=报纸杂志。2=亲友邻居,3=电视广新品种信息来源播,4=农技推广站,5=企业/基地指导。6=合作社或专业生产环境技术协会,7=其他
质量安全培训是否参加过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没有=0,有政府指导政府对葡萄种植户生产是否有指导。没有=0.有农业生产是否参加农业生产是否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没有=0.有经营组织经营组织
参与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参加基地为参照对象,虛拟变量包括合作社、专业技术模式协会、企业
花苗区域经地区虚拟变量苏南地
济特征苏中地区
模型构建
本文转载自
桂花苗www.jsgh8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