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桂花文库
花苗:林下养殖家禽模忒产出的农副产品具有很强
- 发布时间:2018-12-15 23:30:58
生态林、经济林
图4-21林下养鹅模式原理
花苗模式特点
①林下养殖家禽生态模式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将传统家禽散养与现代化养殖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林地郁闭度和林下杂草类型,放养适当比例和规模的家禽,利川家禽的黾食活动,粪便肥田,改善林地微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同时生产出优质的家禽产品。增加农民收入②林下养殖家禽生态模式是一种生态养殖,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强的A净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同时生态养殖注重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tf,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控制,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此外,生态养殖还能够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技术操作规范
林下养鸡技术操作规范
①林下肉鸡品种筛选综合体型外貌、肉质、适应性。适销性、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最适宜的林下肉鸡饲养品种以上海为例,宫廷黄鸡和新浦东鸡较为适合林地养殖的品种,父母代种鸡年产蛋量160枚以上,林地养殖的公母肉鸡120日龄平均体重1.5千克以上,成活率95%以上:年供应鸡苗能力20万羽以上②林地环境要求:林地内在林木栽植密度一定的前提下,郁闭度0.6以下的林地内进行林下家禽养殖比较适宜。
③林下养鸡数量及规模管理:生态承载量试验显示,每公顷林地最适养鸡密度约450羽,同时可根据气温条件和植被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单元划分为2——3个小区进行轮牧,以确保植被的休养生息和消除土壤板结对林木正常生长造成的影响轮牧周期视林下杂草和林木的密度而定。
④林地散养鸡管理技术
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林地散养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圈养肉鸡相仿育雏时间夏秋季3周龄、春冬季5周龄为宜,育雏最好在保温条件较好的专用育雏舍进行在夏秋季气温条件适宜时,也可在放牧舍育雏育雏舍的隔离、消毒是预防雏鸡疾病的关键进鸡前2周彻底清洗和消毒墙壁、天花板、地面、料桶、水桶和所有饲养设备:
实行两段式饲养:即两个年龄段。分室内和室外两段饲养0——I月龄在室内饲养,1——3.5月龄在圈外林下围栏饲养在室内转向室外过程中,要有一个10天左右的慢慢适应期室内饲养阶段,饲料可以选择全价饲料,可以大幅提高成活率不会影响鸡肉品种室外饲养阶段逐渐过渡到饲喂谷物籽实,啄食饲草、昆虫和补料室内育雏鸡1——30日龄要求做好保温,加强通风换气和控制好光照管理,保持育雏室的清洁卫生,保证成活率。
林地鸡舍搭建技术:根据鸡的生物学特点和对环境的需求,结合林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棚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林间空地上,大棚设计跨度应以5——6米为宜,或以林间行距为限,长度可根据饲养数量灵活掌握,根据养殖区域面积,以8-10羽/米2计算确定。大棚内地面垫沙土15——20厘米,使其高于四周,有利于排水放牧技术:雏鸡30日龄后,可开始放到林地里_前5天料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米处,使其熟悉环境,在这5天中,仍按原来育雏的次数饲喂,以后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适当将食槽放远育雏期后期,应尽早使鸡群到户外活动,适应外界的气候条件夏秋季3周龄后可以放牧,春冬季5周龄后可以放牧,但每天的放牧时间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每年的5——10月,林地内的杂草生长茂盛,林地鸡也喜欢采食,每公顷林地可放牧450——600羽林地鸡;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林地内杂草较少,每公顷林地放牧数为300——450羽:树林内放养林地鸡应遵循不影响树木、果林生长为原则,最好进行轮片放养,方法是将放牧林地一分为二,中间用网条隔开,每10天为一个轮回放牧后,喂料次数改为早、晚2次,晚上敞饲,早晨的喂料量为晚上的一半,促使林地鸡觅食野生的动植物饲料:早晨投料时,把饲料分撒在清洁的地面上,引导鸡群进人放牧林地。;当林地鸡进入13周龄时,应增加饲料量,进行催肥林地鸡防疫技术:林地鸡上市后,棚舍应进行清洗消毒,并空棚2周后方可重新投苗饲养。放牧林地要进行鸡粪的清除和消毒,并进行松土和播种牧草,1个月后可重新放牧;饮水器应每日清洗消毒,保证饮水卫生;还应把好饲料关,防止霉变和老鼠等污染。
⑤林地牧草栽培技术
黑麦草: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应于排灌良好,肥沃湿润的土壤。黑麦草播种期为9月至]0月底,可条播或撒播:一般以条播为好,行距在15——20厘米,每公顷用种30——37.5千克,播后覆盖细土2——3厘米:待齐苗后应追施氮肥,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有机物质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当黑麦草长到20——30厘米高时,可收割直接饲用。每次收割后立即追肥,每公顷施尿素75——120千克黑麦草利用期限为I丨月至翌年4月,每公顷产75吨左右:
花苗白三叶: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温凉湿润气候,?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9-24丈,三叶草较耐阴,能在果林下生长。三叶草可春播,也可秋播,以条播为主,行距在30厘米播种吋种子不宜埋得太深,为1——1.5厘米,每公顷川种3.75——7.5千克三叶草茎叶细软,营养价值高,各种家畜均喜采食,春播当年每公顷产m为15000千克,每年可收割4——5次,每公顷产青草45000——75000T?克林下养鹅技术操作规范
花苗①筛选!li林下养鹅适栽牧草林下养鹅的适栽牧草有多花黑衷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H叶、苦荬菜、菊苣、苋菜等牧草品种第-?年上半年以家禽强度放牧的方式清除林地杂草。并人工清除鹅不食用的杂草;到下半年秋季可以播种人T牧草,并以黑麦草为先锋草消除其他杂草(阁行间距较大的林地或果园,牧草品种选择苜蓿、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友草等;树冠较大、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和果园,种植三叶草;葡萄园种植白三叶、百脉根等林地牧草宜采用混播技术,混播牧草多由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两大类组成;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在混合牧草中的比例要因地制宜,一般为1:2,以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为最好②鹅棚舍搭建技术:大棚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林间空地匕大棚设计跨度以林间行距为限,长度可根据饲养数撞灵活掌握,每棚以饲养100()只为宜,6——7只/米2。大棚内地面垫沙土15——2()厘米,使其高于四周,有利于排水大棚方向最好坐北朝南,南北两边用砖砌墙或围竹篱笆,高度以60——80厘米为宜③林下鹅的饲养管理。
鹅的育雏技术: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人们也把此时的鹅称作小鹅小鹅饲养阶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及出栏率小鹅饲养应注意控制温度与湿度:保温对雏鹅很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鹅生长发育均会带来不良影响,不同日龄的雏鹅要求温湿度不同育雏是为了保温,室内处于密闭状态,但不能忽略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换气与保温保湿同样重要每天要供给清洁饮水,每天换水2——3次,幼雏每天给料次数和喂料要因年龄而异,每天给料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饲料喂H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此外,光照管理也十分重要,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进行光照时应模仿自然光照:
花苗中鹅的饲养:中鹅是指4——10周龄的青年鹅:此阶段饲养应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场地的距离应分配好,实行分区轮牧,轮牧间隔时间应在15天以上3根据需要,商品肉鹅一般最大长到3——3.5千克就可出售,根据市场行情而定:
④林地养鹅放牧技术轮牧区应在6个以上为宜,根据林地牧草情况,每区放养约1周,1个半月轮牧1次放牧鹅采食的积极性主要在早晨和傍晚鹅群放牧的总原则是早出晚归:放牧初期,每日上下午各放牧1次,中午赶回圈舍休息。随着仔鹅日龄的增长和放牧采食能力的增强,可全天外出放牧,中午不再赶回鹅舍。放牧鹅群常常采食到八成饱时即蹲下休息,此时应及时将饮水设备移至鹅群处,并保证供水充足。
根据林地牧草产量和鹅采食情况,划区围栏轮牧,应确定划区的数量、面积的大小,轮牧周期长短等,每群鹅不超过30()羽划区轮牧,同时注意观察林下青草采食情况,及时轮换地块,保护林地不被践踏板结换区放牧后,对原饲养过鹅的林区进行清理和消毒,:局部林地出现板结时应及时松土,并配合撒播牧草,恢复林地生态环境。
花苗典型案例
花苗位于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的上海森苗园艺有限公司于2008年起,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始林下养鸡和养鹅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的表扬。_该公司有林鸡模式66.7公顷(图4-23),林鹅模式93.3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图4-23林下养鸡生态环境效益
林下养殖家禽,尤其是果园内养殖家禽的生态环境效益更为显著:杂草危害一直是困扰果园发展的难题鸡鹅的黾食活动能够使杂草难以形成旺势,不需要除草机械和人力投入就可轻松实现遏制杂草的目的,而遏制杂草就间接性地遏制了以杂草为食、栖身、繁衍的害虫,既节省了投人,又形成了多重效益,一举多得鸡、鹅食草后排泄的粪便经微生物发酵后又可被果树吸收,形成良好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形成良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iL果园真正发挥其本应具有的生态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以林下养鹅模式为例,如表4-3所示,放牧养殖1只鹅比全程棚舍饲养节约丨1.5元。在青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每只鹅需投资15.8元左右,鹅的批发价平均在8元/千克左右,每只鹅的纯收入可达20元。每公顷林地每年可以获利1500()元左右林下养鸡以每公顷林地放养450——600只为例,其中集中圈养2个月,放养个月,3批/年,利润20元/只,养殖1年每公顷纯收入27000——3600()元表4-3鹅不同饲养方式成本比较(单位饲养方式舍饲放牧放牧与舍饲比较节省的开支比较项目
鹅舍成本
饲料成本
人工投人
疫病防治费用
水电费用
总计
推广应用前景
家禽的防疫措施必须得当,尤其是大面积养殖;同吋要防控外来飞禽带来的类似禽流感等疾病,这是不确定因素,模式优势及推广范围
在人们日益对绿色农副产品青睐有加的今天,林下养殖家禽模忒产出的农副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该模式简单易懂,农户及公司规模化养殖都较易操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模式是一种低投人、高产出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适宜在我国各个区域进行推广和示范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花苗在中国传统农业中,一直非常重视物质的循环利用,强调各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农业环境,特别是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尤其是收集一切可能的废弃物,包括秸秆、生活垃圾、河泥、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等,再通过堆、沤肥还田因而在没有现代农业化肥投入的情况下,维持了土壤的肥力,使传统农业持续了5000余年。
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要根裾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规划和设计,创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同时,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提高:
上海农业发展一直倡导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在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开发上也有所创新,本章节将重点介绍3种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松江种养循环模式,猪-沼-粮循环模式和草-兔-粪-稻循环模式。
系统生态学原理及模式内涵
为了解决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畜禽养殖污染和农UI化肥用量的问题,上海市松江区2004年起开展了”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并取得积极的成果2008年又在”粮食家庭农场“基础上,探索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猪场由政府投资建设,区、镇兽医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户统一提供疫苗、饲料、收购和结算,至2012年末,全区已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53家该模式获得农业部、市级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2012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的参观点,2013年家庭农场模式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桂花图5-1猪粪尿储存池图5-2猪粪尿灌田模式原理图
图5-3松江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养猪模式运作示意模式特点
图5-4猪粪尿喷洒
本文转载自
桂花苗www.jsgh8888.com
图4-21林下养鹅模式原理
花苗模式特点
①林下养殖家禽生态模式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将传统家禽散养与现代化养殖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林地郁闭度和林下杂草类型,放养适当比例和规模的家禽,利川家禽的黾食活动,粪便肥田,改善林地微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同时生产出优质的家禽产品。增加农民收入②林下养殖家禽生态模式是一种生态养殖,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强的A净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同时生态养殖注重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tf,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控制,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此外,生态养殖还能够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技术操作规范
林下养鸡技术操作规范
①林下肉鸡品种筛选综合体型外貌、肉质、适应性。适销性、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最适宜的林下肉鸡饲养品种以上海为例,宫廷黄鸡和新浦东鸡较为适合林地养殖的品种,父母代种鸡年产蛋量160枚以上,林地养殖的公母肉鸡120日龄平均体重1.5千克以上,成活率95%以上:年供应鸡苗能力20万羽以上②林地环境要求:林地内在林木栽植密度一定的前提下,郁闭度0.6以下的林地内进行林下家禽养殖比较适宜。
③林下养鸡数量及规模管理:生态承载量试验显示,每公顷林地最适养鸡密度约450羽,同时可根据气温条件和植被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单元划分为2——3个小区进行轮牧,以确保植被的休养生息和消除土壤板结对林木正常生长造成的影响轮牧周期视林下杂草和林木的密度而定。
④林地散养鸡管理技术
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林地散养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圈养肉鸡相仿育雏时间夏秋季3周龄、春冬季5周龄为宜,育雏最好在保温条件较好的专用育雏舍进行在夏秋季气温条件适宜时,也可在放牧舍育雏育雏舍的隔离、消毒是预防雏鸡疾病的关键进鸡前2周彻底清洗和消毒墙壁、天花板、地面、料桶、水桶和所有饲养设备:
实行两段式饲养:即两个年龄段。分室内和室外两段饲养0——I月龄在室内饲养,1——3.5月龄在圈外林下围栏饲养在室内转向室外过程中,要有一个10天左右的慢慢适应期室内饲养阶段,饲料可以选择全价饲料,可以大幅提高成活率不会影响鸡肉品种室外饲养阶段逐渐过渡到饲喂谷物籽实,啄食饲草、昆虫和补料室内育雏鸡1——30日龄要求做好保温,加强通风换气和控制好光照管理,保持育雏室的清洁卫生,保证成活率。
林地鸡舍搭建技术:根据鸡的生物学特点和对环境的需求,结合林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棚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林间空地上,大棚设计跨度应以5——6米为宜,或以林间行距为限,长度可根据饲养数量灵活掌握,根据养殖区域面积,以8-10羽/米2计算确定。大棚内地面垫沙土15——20厘米,使其高于四周,有利于排水放牧技术:雏鸡30日龄后,可开始放到林地里_前5天料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米处,使其熟悉环境,在这5天中,仍按原来育雏的次数饲喂,以后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适当将食槽放远育雏期后期,应尽早使鸡群到户外活动,适应外界的气候条件夏秋季3周龄后可以放牧,春冬季5周龄后可以放牧,但每天的放牧时间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每年的5——10月,林地内的杂草生长茂盛,林地鸡也喜欢采食,每公顷林地可放牧450——600羽林地鸡;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林地内杂草较少,每公顷林地放牧数为300——450羽:树林内放养林地鸡应遵循不影响树木、果林生长为原则,最好进行轮片放养,方法是将放牧林地一分为二,中间用网条隔开,每10天为一个轮回放牧后,喂料次数改为早、晚2次,晚上敞饲,早晨的喂料量为晚上的一半,促使林地鸡觅食野生的动植物饲料:早晨投料时,把饲料分撒在清洁的地面上,引导鸡群进人放牧林地。;当林地鸡进入13周龄时,应增加饲料量,进行催肥林地鸡防疫技术:林地鸡上市后,棚舍应进行清洗消毒,并空棚2周后方可重新投苗饲养。放牧林地要进行鸡粪的清除和消毒,并进行松土和播种牧草,1个月后可重新放牧;饮水器应每日清洗消毒,保证饮水卫生;还应把好饲料关,防止霉变和老鼠等污染。
⑤林地牧草栽培技术
黑麦草: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应于排灌良好,肥沃湿润的土壤。黑麦草播种期为9月至]0月底,可条播或撒播:一般以条播为好,行距在15——20厘米,每公顷用种30——37.5千克,播后覆盖细土2——3厘米:待齐苗后应追施氮肥,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有机物质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当黑麦草长到20——30厘米高时,可收割直接饲用。每次收割后立即追肥,每公顷施尿素75——120千克黑麦草利用期限为I丨月至翌年4月,每公顷产75吨左右:
花苗白三叶: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温凉湿润气候,?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9-24丈,三叶草较耐阴,能在果林下生长。三叶草可春播,也可秋播,以条播为主,行距在30厘米播种吋种子不宜埋得太深,为1——1.5厘米,每公顷川种3.75——7.5千克三叶草茎叶细软,营养价值高,各种家畜均喜采食,春播当年每公顷产m为15000千克,每年可收割4——5次,每公顷产青草45000——75000T?克林下养鹅技术操作规范
花苗①筛选!li林下养鹅适栽牧草林下养鹅的适栽牧草有多花黑衷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H叶、苦荬菜、菊苣、苋菜等牧草品种第-?年上半年以家禽强度放牧的方式清除林地杂草。并人工清除鹅不食用的杂草;到下半年秋季可以播种人T牧草,并以黑麦草为先锋草消除其他杂草(阁行间距较大的林地或果园,牧草品种选择苜蓿、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友草等;树冠较大、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和果园,种植三叶草;葡萄园种植白三叶、百脉根等林地牧草宜采用混播技术,混播牧草多由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两大类组成;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在混合牧草中的比例要因地制宜,一般为1:2,以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为最好②鹅棚舍搭建技术:大棚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林间空地匕大棚设计跨度以林间行距为限,长度可根据饲养数撞灵活掌握,每棚以饲养100()只为宜,6——7只/米2。大棚内地面垫沙土15——2()厘米,使其高于四周,有利于排水大棚方向最好坐北朝南,南北两边用砖砌墙或围竹篱笆,高度以60——80厘米为宜③林下鹅的饲养管理。
鹅的育雏技术: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人们也把此时的鹅称作小鹅小鹅饲养阶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及出栏率小鹅饲养应注意控制温度与湿度:保温对雏鹅很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鹅生长发育均会带来不良影响,不同日龄的雏鹅要求温湿度不同育雏是为了保温,室内处于密闭状态,但不能忽略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换气与保温保湿同样重要每天要供给清洁饮水,每天换水2——3次,幼雏每天给料次数和喂料要因年龄而异,每天给料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饲料喂H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此外,光照管理也十分重要,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进行光照时应模仿自然光照:
花苗中鹅的饲养:中鹅是指4——10周龄的青年鹅:此阶段饲养应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场地的距离应分配好,实行分区轮牧,轮牧间隔时间应在15天以上3根据需要,商品肉鹅一般最大长到3——3.5千克就可出售,根据市场行情而定:
④林地养鹅放牧技术轮牧区应在6个以上为宜,根据林地牧草情况,每区放养约1周,1个半月轮牧1次放牧鹅采食的积极性主要在早晨和傍晚鹅群放牧的总原则是早出晚归:放牧初期,每日上下午各放牧1次,中午赶回圈舍休息。随着仔鹅日龄的增长和放牧采食能力的增强,可全天外出放牧,中午不再赶回鹅舍。放牧鹅群常常采食到八成饱时即蹲下休息,此时应及时将饮水设备移至鹅群处,并保证供水充足。
根据林地牧草产量和鹅采食情况,划区围栏轮牧,应确定划区的数量、面积的大小,轮牧周期长短等,每群鹅不超过30()羽划区轮牧,同时注意观察林下青草采食情况,及时轮换地块,保护林地不被践踏板结换区放牧后,对原饲养过鹅的林区进行清理和消毒,:局部林地出现板结时应及时松土,并配合撒播牧草,恢复林地生态环境。
花苗典型案例
花苗位于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的上海森苗园艺有限公司于2008年起,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始林下养鸡和养鹅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的表扬。_该公司有林鸡模式66.7公顷(图4-23),林鹅模式93.3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图4-23林下养鸡生态环境效益
林下养殖家禽,尤其是果园内养殖家禽的生态环境效益更为显著:杂草危害一直是困扰果园发展的难题鸡鹅的黾食活动能够使杂草难以形成旺势,不需要除草机械和人力投入就可轻松实现遏制杂草的目的,而遏制杂草就间接性地遏制了以杂草为食、栖身、繁衍的害虫,既节省了投人,又形成了多重效益,一举多得鸡、鹅食草后排泄的粪便经微生物发酵后又可被果树吸收,形成良好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形成良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iL果园真正发挥其本应具有的生态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以林下养鹅模式为例,如表4-3所示,放牧养殖1只鹅比全程棚舍饲养节约丨1.5元。在青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每只鹅需投资15.8元左右,鹅的批发价平均在8元/千克左右,每只鹅的纯收入可达20元。每公顷林地每年可以获利1500()元左右林下养鸡以每公顷林地放养450——600只为例,其中集中圈养2个月,放养个月,3批/年,利润20元/只,养殖1年每公顷纯收入27000——3600()元表4-3鹅不同饲养方式成本比较(单位饲养方式舍饲放牧放牧与舍饲比较节省的开支比较项目
鹅舍成本
饲料成本
人工投人
疫病防治费用
水电费用
总计
推广应用前景
家禽的防疫措施必须得当,尤其是大面积养殖;同吋要防控外来飞禽带来的类似禽流感等疾病,这是不确定因素,模式优势及推广范围
在人们日益对绿色农副产品青睐有加的今天,林下养殖家禽模忒产出的农副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该模式简单易懂,农户及公司规模化养殖都较易操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模式是一种低投人、高产出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适宜在我国各个区域进行推广和示范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花苗在中国传统农业中,一直非常重视物质的循环利用,强调各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农业环境,特别是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尤其是收集一切可能的废弃物,包括秸秆、生活垃圾、河泥、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等,再通过堆、沤肥还田因而在没有现代农业化肥投入的情况下,维持了土壤的肥力,使传统农业持续了5000余年。
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要根裾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规划和设计,创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同时,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提高:
上海农业发展一直倡导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在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开发上也有所创新,本章节将重点介绍3种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松江种养循环模式,猪-沼-粮循环模式和草-兔-粪-稻循环模式。
系统生态学原理及模式内涵
为了解决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畜禽养殖污染和农UI化肥用量的问题,上海市松江区2004年起开展了”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并取得积极的成果2008年又在”粮食家庭农场“基础上,探索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猪场由政府投资建设,区、镇兽医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户统一提供疫苗、饲料、收购和结算,至2012年末,全区已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53家该模式获得农业部、市级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2012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的参观点,2013年家庭农场模式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桂花图5-1猪粪尿储存池图5-2猪粪尿灌田模式原理图
图5-3松江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养猪模式运作示意模式特点
图5-4猪粪尿喷洒
本文转载自
桂花苗www.jsgh8888.com